【樂思樂語】2017曉韵巴洛克秋冬講座

【樂思樂語】2017曉韵巴洛克秋冬講座~巴洛克的開端

2017年曉韵古樂團以【樂思樂語】的主軸,在春夏講座從現代的古樂復興運動、回溯思索18世紀音樂詮釋多面向,秋冬講座則將回到巴洛克時代的開端,深度探討16世紀末、17世紀初巴洛克音樂時期的開端,各種新發展以及演奏詮釋的運用。

曉韵古樂團多年來在講座內容規劃,秉持文獻探討與演奏詮釋並重的原則,讓參與講座的音樂學子、演奏家與音樂學者,能夠兼具深度與廣度來解析巴洛克時期的音樂。今年秋冬講座邀請兩位國內優秀音樂學者-陳漢金博士與車炎江博士,皆對16、17世紀音樂有深入研究,將從音樂學的角度,探討在巴洛克時期開端,奏鳴曲在義大利的形成與初步的演變,以及蒙台威爾第(Claudio MONTEVERDI, 1567-1643)與阿圖西(Giovanni Maria ARTUSI, c.1540-1613)的世紀之爭,一觀音樂形式與美學喜好的轉變。並由兩位古樂演奏家,旅奧木笛演奏家邱聖芳與大鍵琴家蔡佳璇,對於文藝復興晚期與巴洛克早期,獨特的減值變奏(Diminution)的裝飾奏演奏法以及早期鍵盤音樂的演奏詮釋,進行導聆與深度解析。

 

♬8月27日(日)2:00 ~ 4:00 p.m.《16 、17世紀器樂裝飾奏之演奏詮釋》
主講者:邱聖芳(旅奧木笛演奏家)

16、17世紀器樂曲興起,常將歌謠、多聲部牧歌(Madrigal)聲樂作品或舞曲改編成器樂曲合奏曲,或取一聲部進行裝飾變奏,搭配數字低音伴奏,成為炫技的獨奏曲。這時期的裝飾奏使用方式,是將原本旋律線條,將長音符以減值變奏(Diminution)方式,切割成細碎甚至節奏複雜的音符組合,近似變奏曲的形式。在1535年威尼斯,木笛與古提琴演奏家(Silvestro di Ganassi dal Fontego, 1492-c.1557)撰寫歷史第一本木笛演奏教本"Opera intitulata Fontegara",此教本也為第一本關於減值變奏的重要教本,詳盡解說各種音型可展現的複雜變化,將器樂獨奏曲推向炫技的巔峰。隨後在16、17世紀在歐洲各地演奏家撰寫共20餘本相關教本,從眾多樂譜範例與解說,讓現代的古樂演奏家能對於400年前減值變奏的演奏法有跡可循。

本講座特別邀請任職於市立維也納音樂院的旅奧木笛演奏家邱聖芳主講,以對於文藝復興與巴洛克早期音樂有豐富的演奏與教學經驗,來講解16、17世紀器樂裝飾奏在減值變奏的藝術表現。

 

♬ 9月24日 (日)2:00 ~ 4:00 p.m.《巴洛克開端-奏鳴曲在義大利的形成與初步的演變
主講者:陳漢金(國立師範大學音樂系教授)

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以聲樂為主,器樂尚未被重用,尚未取得獨立的地位。這種器樂附屬於聲樂的狀況,必須等到十六、十七世紀之交,才有所改變─進入巴洛克初期之後,各式各樣的器樂獨奏曲、室內樂、樂圑音樂應運而生,盛況空前。

此場演講聚焦於各種器樂興起之際,室內樂範疇中最重要的樂曲種類「奏鳴曲」(sonata)。 奏鳴曲如何在獨特的背景之下,形成於義大利?它最初如何由聲樂曲蛻變成原始的器樂曲,然後才逐漸定形、成熟,成為巴洛克時期流傳最廣泛的樂種之一?柯雷利(Arcangelo Corelli,1653-1713) 如何在此領域,扮演著主導的角色?奏鳴曲就音樂性質、樂器的組合,都可分成幾類,它們各自如何顯得大異其趣?

本講座特別邀請陳漢金博士,從音樂學的角度,精闢解析17世紀奏鳴曲之形成與演變的歷程。

 

♬ 10月22日(日)2:00 ~ 4:00 p.m. 《17世紀鍵盤作品導聆與解析》
主講者:蔡佳璇(大鍵琴演奏家)

17世紀的鍵盤音樂,分別由英國、尼德蘭、義大利三個地區引領風潮,大量的鍵盤音樂創作,樂曲形式多元,包括如主題模仿(Ricercar)、賦格曲、變奏曲、幻想曲、舞曲等,堪稱是鍵盤音樂的黃金時代,皆深刻影響後續18世紀的鍵盤音樂發展。在英國伊麗莎白時期與雅各賓時期,維吉諾琴(Virginal)是極受歡迎的家庭樂器,並且也是貴族仕女爭相學習的樂器,代表的作曲家如拜爾德(William BYRD,1453 -1623)、布爾(John Bull, 1562 –1628)、紀邦斯(Orlando Gibbons, 1583 –1625)等,在後人所整理的《費茲威廉維吉諾曲集》(Fitzwilliam Virginal Book)中,即收錄1562-1612年間近300首作品。而尼德蘭地區製作精良的大鍵琴以及阿姆斯特丹(Amsterdam)享譽歐洲的鍵盤名師史維林克(Jan Pieterszoon SWEELINCK, 1562-1621)),藉著德國作曲家夏伊特(Samuel SCHEIDT, 1587-1654)普雷托流斯(Jacob PRAETORIUS II, 1586-1651)前往習琴,也間接影響到北德管風琴學派的音樂風格。上述兩個地區的鍵盤作品,皆以複音音樂的方式創作。而同時期的義大利作曲家,則發展出自由速度的幻想曲式的觸技曲(Toccata)的創作,重要代表者則以弗雷斯科巴第(Girolamo FRESCOBALDI, 1583-1643)為主,其創作則深深影響著義大利以及南德的鍵盤曲風格。

本講座將由大鍵琴演奏家蔡佳璇介紹17世紀鍵盤音樂的黃金時代,以及歐洲各地關於鍵盤創作的重要作曲家與作品,並且解析各種音樂形式的特色與演奏詮釋要點。

 

♬ 11月26日(日)2:00 ~ 4:00 p.m. 《論Monteverdi 與 Artusi音樂世紀之爭》
主講者:車炎江(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助理教授)

在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兩種音樂創作風格盛行:一為以聲樂複音音樂為主,嚴謹的古老風格被稱為第一實踐(Prima pratica),另一則主張歌詞支配音樂,可以較自由更改舊有規則,使音樂更符合情感表達的新風格,稱之為第二實踐(Seconda pratica)。

於是在17世紀初,引發了音樂史上重要的音樂論戰,起因於1600年義大利音樂理論家兼作曲家阿圖西(Giovanni Maria ARTUSI, 1540-1613)撰寫著作《阿圖西文集,或是當代音樂不完美性》(L’Artusi, overo Delle imperfettioni della moderna musica),內容批評某些年輕作曲家的新音樂風格,亦是暗指蒙台威爾第(Claudio MONTEVERDI, 1567-1643)有違16世紀作曲家查利諾(Gioseffo ZARLINO, c.1517-1590)所建立的作曲法則。因而引發激烈的文字論戰,並延續近10年。

本場講座特別邀請車炎江博士,講述Monteverdi 與 Artusi世紀之爭,透過生動的解說,活化生硬的歷史文獻,解開17世紀音樂激烈論戰之前因後果,並且讓聽眾更能清晰明瞭,兩種音樂實踐的音樂美學思想與特色。

 

講座地點:台灣絃樂團(台北市中正區臨沂街75巷4-1號B1)

講座費用:
單場350元;網路預購、台絃之友320元
四場套票:1,200元

主講者:
陳漢金(國立師範大學音樂系教授)
車炎江(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助理教授)
蔡佳璇(大鍵琴演奏家)
邱聖芳(旅奧木笛演奏家)

主辦單位:曉韵古樂團 02-2624-1091
協辦單位:台灣絃樂團

更多活動資訊,請見曉韵古樂團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arockensembletaipei/

台灣絃樂團 / 台北市臨沂街75巷4-1號B1

活動票券

票種 販售時間 售價
2017/08/27【樂思樂語】《16 、17世紀器樂裝飾奏之演奏詮釋》 主講者:邱聖芳

2017/05/01 12:00(+0800) ~ 2017/08/27 16:00(+0800) 結束販售
  • TWD$320
2017/09/24【樂思樂語】《巴洛克開端-談器樂曲之興起》 主講者:陳漢金博士

2017/05/01 12:00(+0800) ~ 2017/09/24 16:00(+0800) 結束販售
  • TWD$320
2017/10/22【樂思樂語】《17世紀鍵盤作品導聆與解析》 主講者:蔡佳璇

2017/05/01 12:00(+0800) ~ 2017/10/22 16:00(+0800) 結束販售
  • TWD$320
2017/11/26【樂思樂語】《論Monteverdi與Artusi音樂世紀之爭》 主講者:車炎江博士

2017/05/01 12:00(+0800) ~ 2017/11/26 16:00(+0800) 結束販售
  • TWD$320
【樂思樂語】2017曉韵巴洛克秋冬講座 四場套票

2017/05/01 12:00(+0800) ~ 2017/08/27 16:00(+0800) 結束販售
  • TWD$1,200
下一步